经过充分准备的讲话稿能够让演讲者更好地应对现场反应,通过对讲话稿的细致打磨,演讲者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勇于在公众面前发声,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防震讲话稿6篇,感谢您的参阅。

防震讲话稿篇1
今天,全校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进行了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教学楼、运动场负责人,各楼层、路口引导员,各位班主任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所在的岗位,组织学生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师生们沉着冷静、互相合作,行动有序,按照学校制定的紧急事件疏散预案,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纪律就是保障的原则,以最好的秩序,最快的速度,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演练任务,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初一和高二年级,用时53秒。但还是有少数学生觉得好玩,偷偷地在嬉笑,极不严肃,影响到其他同学;有些学生动作太慢这些问题今后一定要纠正,同学们要记住,这不是游戏,这是保命,每个人都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这次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发生地震,地处震区的云南彝良第一高级中学5000余名师生,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的事故,连一个脚扭伤的师生都没有。9月11日《新京报》发表评论称,这无疑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彝良地震中的一个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的诞生,既不是“上天”的照顾,更不是一种侥幸的结果,而是一种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做法的回报。按彝良第一高级中学有关领导的介绍,该学校一年都固定有两次地震演习,当地震来临时,“躲桌下,跑楼下”,已经成为全校绝大部分师生的一种条件反射式反应。
当然,我们也不神化安全演练的作用,可是必要的安全知识、避险常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定是我们这种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最必要的学习。学校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事关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我校将对此次演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今天,借这次演练契机,就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体育课、室外活动课、实验课、计算机课要注意安全,课间休息不要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抢道、不起哄,按照上下楼梯靠右边各行其道,保证学生上下楼安全,重大活动集合和解散要听从指挥有序进行,坚决杜绝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3、尽量杜绝购买路边小吃,流动摊贩的食品,以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4、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坐超员车,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5、住宿学生要严格遵守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宿舍安全。
6、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
同学们,重视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同学们一定要遵章守纪,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更是尊重他人。我们希望今天火灾和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视,推动我校安全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最后,希望全体师生以此次疏散演练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让我们牢记安全教育,牢记应急遇险的常识和技巧,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健康相伴,让平安永随,祝全校师生和谐、幸福和安康,谢谢大家!
防震讲话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xx二中共有师生xxxx人,各教学楼撤离用时1分50秒,集结用时3分钟。现在已经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是汶川地震纪念日,也是全国“防震减灾日”。大家知道,在三年前的今天,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无情地夺走了68712条生命,受伤374643人,还有17921人失踪。我提议让我们双手紧握为死难的同胞默哀祈福。
亲爱的同学们,知道吗?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有一所紧邻重灾区北川县的乡镇中学——绵阳市桑枣中学,却创造了全校2300名师生没有一人在地震中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学楼里上课。当他们感觉到大地的震动时,各个教室里的学生们都立刻按照老师的要求钻进课桌下,在第一阵地震波过后,大家又在老师的指挥下立刻进行了快速而有序地紧急疏散。在地震发生后短短1分36秒左右的时间里,桑枣中学的2200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就已经全部安全地转移到了学校开阔的操场上。他们创造了罕见的奇迹,这个奇迹来自于他们平时的训练有素。
灾难是可怕的,它总是突如其来的到来,给人们带来无以弥补的伤害。为了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让孩子在灾害面前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在去年“11.9”消防逃生演练后,今天我们再次进行了有意义的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又一次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实际的逃生技能课。
为了今天的演练,学校精心安排,各班也积极准备。在刚才的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用时xx分xx秒,全校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当然,部分班级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觉得好玩,偷偷地在嬉笑,极不严肃,影响到其他同学;有些学生躲避的动作太慢,姿势不够正确......这些问题今后一定要纠正,同学们要记住,这不是游戏,这是保命,每个人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希望各班回去之后可展开讨论,使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
灾难无情,生命无价。同学们,做为未成年人,我们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时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在危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积极向家长、朋友和邻居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同时,我希望全体师生能以这次防震减灾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查找不足、完善预案,狠抓演练、杜绝漏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检查工作。
谢谢大家
防震讲话稿篇3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发生大地震。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难以忘却的日子!然而时隔两年,2010年4月14日早晨在青海省玉树县再次地震。去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截止目前死伤、失踪达上万人。屡屡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今天疏散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迅速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今天的演练中,也有部分同学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有的班级在撤离疏散过程中速度还不够快,从发出指令到到达指定地点用了十分钟时间。部分同学也没按要求跑步进入指定地点,认为是演练,不是实战,因此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是今后我们要努力改正的。
但是,这次演练也暴露了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同学对此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疏散过程中缺乏现场紧张感,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以上表明我们的同学对可能突发的危机事件缺乏认识和必要的自救能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演练中不再出现类似问题,达到演练就是真实现场的目的。
今后,每学期我校都会举办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既是告慰地震的死难同胞,更是要同学们知道,生命是可贵的,要规避风险,珍爱生命。通过演练活动,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灾害时,能有序、迅速的按演练的过程到达安全地带。提高师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自救和互救能力,加强防震避险自救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掌握一定的避险自救知识和技能,在地震灾害真正来临之时,能够从容应对,用学到的.安全防护知识,用“知识守护生命”,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同时,提高同学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学校教学楼空间相对狭小,且学生由于自我防护能力相对比较弱,面临危险处于弱势,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我校开展了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通过这次演练活动,不仅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地震防灾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学们,老师们,前段时间,全国发生了多起校园伤亡事件,日本等其它国家相继发生了多次地震,伤亡惨重,血淋淋的事实再次告诫我们安全教育时刻不能松懈,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创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最大限度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一贯坚持以创建“平安学校”为目标,立足“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维护学校稳定,确保校园一方平安不懈努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关注生命安全,远离灾难!
防震讲话稿篇4
因为各种自然因素,异常是各种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它的每一次发生,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这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
自然灾害是可怖的,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令人心痛的一幕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水杯开始学会跑步并跑到了桌角,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房屋也开始摇晃起来。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地震来了。
人们开始慌张起来,开始到处寻找能够躲避的地方。然而几分种后,地震这个恶魔像发了疯似的,把大地撕扯得四分五裂。各处房屋在一瞬间倒塌,夺走了不计其数的的生命。
虽然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惨痛的,可是这也并不是说自然灾害是完全不能够避免的。人们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财产损失,异常是生命的损害,已经做出了各种可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防洪建堤。
自古以来,洪水就是人们的天敌之一,它淹没田地、房屋,并夺走多少人的生命。洪水是一只无法驯服的野兽,一旦暴怒起来,对人们的伤害将不可估量。可人们也找到了应对的办法—修筑大堤,开沟修渠。人们无法驯服这头野兽,就修起了围墙,把它拦起来,再进行适宜的疏导。这种做法大大减小了洪水带给人们的伤害。
在中国人眼中,日本人总是笨拙的',但他们身上就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吗?这种认识当然是错误的,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当然有。日本是一个“多震国”,地震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为了更好地生活,日本的先民对他们的房屋进行了改造,使得地震对他们的影响大大减小。这种技术值得全球人民借鉴和使用。
尽管人们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自然灾害总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人们对有些自然灾害还是显得措手不及。可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们也克服了许多困难,人们把水运到干旱地区,解决了干旱地区的生活用水问题;同时,人们又到洪涝地区帮忙修建大堤,减小了洪水对人们的伤害,改善了洪涝地区人们的生活。
事实上,灾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求生技能,大家团结一致,万众同心,就能跨过一道又一的坎儿。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抗震救灾献上自我的一份力,哪怕是一份绵薄之力。
防震讲话稿篇5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去年的这一天,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应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咱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应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所以,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咱们从小就要明白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头,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教师、有消防员、有母亲……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一位50岁的男教师—谭千秋。他用自我的生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展开双臂用自我的血肉之躯来保护4名学生。最终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咱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咱们的职责。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咱们应当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知识伴随着咱们一辈子,让咱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咱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明白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完美明天!
防震讲话稿篇6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行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目的在于,在出现火灾等紧急状态时,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迅速、有序、安全地疏散,这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师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消防自救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我们在消防安全疏散演练环节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不拥挤、不抢先。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建立在有秩序的基础上的。
其次,在灾难来临时最大的危害是心理恐慌,因为恐慌、无自救的常识,而造成较大伤害。只要保持冷静、有序,灾害是可以减小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教学楼、教室等公共场所,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有序,不恐慌、不尖叫、不起哄、不拥挤,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保护生命。这些都是逃生上的安全知识,掌握了这些逃生知识,我们就能成功地撤离了。而且,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如果遇到灾情请不要慌张,有我们老师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教你们,带领你们逃脱危险区,刚才的成功撤离就是我们全体老师一起行动的结果。以后,如果真的遇到什么大的还是小的灾害,就可以按照今天的演练办法逃生。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幸运的,但是谁能保证危险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呢?在校园中,需要紧急疏散的机率并不大,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对自己的伤害。
最后,祝愿所有的学生能远离伤害,自由幸福地成长,祝愿所有的老师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