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文字更加生动,吸引读者的注意,作文是一份心灵的地图,指引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江苏满分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江苏满分作文篇1
轻轻推开久掩不开的柴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恣意流过。我从城市的桎梏下仓皇出逃,来到了这儿——每天穿往的古巷。
古巷是静谧美好的,斑驳的柴门,青苍的地面,湿湿的乌黑的檐。沉黄的太阳的影子苏苏掠过久睡的白墙,在这里,时间被凝住了,千百年来它将美好沉淀下来,留给我们追思、感悟。
我每天要轻轻走过的古巷,仿佛没有人细细地鉴赏过她。她低调地注视着,寂寞地期望着。时间如流水一般划过。
我漫步在古巷中,她固执地在城市浮华中,守住了自己的清雅。但我之前走得匆匆,未留意到这掬熟悉而陌生的美好。
我听到了虫鸣,听到了鸟啼,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请不要遗憾。因为无意中传来的胡琴声漫住了我,它像张爱玲《倾城之恋》中那样咿咿呀呀唱着远古的传说。老墙后一捧鲜翠欲滴的蔷薇静静开放着。圣洁而清雅地开在天地间,素面朝天地笑着。美得让千百年前的李清照也嗟叹“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它开放着,幽幽地带给这古巷青春的美好。
熟悉的气息袅袅绕着周围,我沉醉了。这从远古飘来的古典之气,何时在城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丧失了方向?我不知,我不过问,我微笑着看着,想着,忆着。
潺潺的流水逝过,我听到了多年前的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但一想又释然了。生命,在这里与自然渗透着,交流着。“年华似水从匆匆一瞥”般的闲意,我在这熟悉的巷内迷了路。
古巷是低调的。她一直留在岁月长河中,痴痴待着,诗人戴望舒见到的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女子,会不会是巷中的一个美好记忆呢?
尽头是闹市。但我不想离开。我迷醉于这古典的气息,一分一秒,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都不重要了。我惊奇于在世界的一隅里的这个角落,感谢这里,让我忽悟美景的无处不在。
三两个老者持着扇在门口凝望,他们定也是古巷的陪伴人。就好像淡淡的茶,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沉,不浮。从从容容,淡泊致远。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氤氲的水雾,缠绵,消散。
无意中一瞥,古巷的墙上爬着满满的爬山虎。也许,年轻的臆想和古老的张力是不可分的吧,爬山虎开了又落,落了又开,而老墙依旧。
熟悉的古巷啊,你藏着的美丽令人追思嗟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就是这样含蓄而内敛地展示给我这惊鸿的感慨。
这世界的美是亿万年沧桑创造的,所以它永恒。它带给我这熟悉处新奇的震撼,又怎“美景”二字了得!
贤人说的对:世界不缺美,缺了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擦亮双眼,看到了这熟悉处的美景。
胡琴还是咿咿呀呀地拉着,响着……
江苏满分作文篇2
时间兜兜转转,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的夜里,风有些微凉。
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可以说“万径人踪灭”,驿路边的房子稀稀疏疏,只有几家还亮着灯火,泛着豆黄的微光。
一间窄仄的驿站卧房里,苏轼独坐在床上,床边落满灰尘。他左手轻捋着长长的须,右手拿着笔,时而落笔纸上,时而又悬笔空中。夜,渐渐深了,油灯也越来越暗,他挑了挑灯芯,但最终似乎仍不满意。还是吹灯睡觉吧,他脱掉了身上长衫,躺到了床上。
外面如水的月光流进了房子,将苏轼的思绪拉长,又拉长。他思绪泛滥,想家?想亲人了,还是想朝中的君王了?他难以入眠,不禁感叹道:“月亮啊月亮,你来做什么?是来嘲笑我这孤零零的贬谪之人吗?”他又翻了个身,面对墙壁,可随即又翻了过来,看着透过碎碎窗纸的皎白的月光,辗转,再辗转。过了好久,他蓦地坐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月亮啊月亮,是不是现在只有你能与我作伴?太好了,谢谢你陪我。既然难以成眠,那就还是出去,陪你走走吧。”
月亮渐渐高了,高过了路边的古槐树,就连蜷缩的老乌鸦也睡了。这里的确静啊,这里没有可以与他共同游乐的人。“知音难觅,辜负皎月啊!”他思来想去,还是去出发找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朋友吧。于是,他径直朝承天寺走去。
张怀民也没有睡。
两人一同漫步于承天寺阔大的院落里。月色落满整个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净无杂尘。啊,这原是高天明月下竹子柏树的影子,在这寺院的积水中仿佛纵横交错着水草,还不时的晃动摇曳,而他们,恰如游弋于水草中的鱼儿。
他们漫步于院落,步履轻轻,杂语絮絮。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月在中天了。看着这如水的月光,望着移动的双影,东坡不禁脱口而出:“哪一个夜晚没有皎洁月色?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张怀民也轻吁气了一口气,应声说道:“人闲如影,皎月如日,只是光凉了些啊!”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的确,宏览大宋王朝,能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真的不多啊!那个承天寺深夜,那一次出发寻友,带给苏轼的不仅仅是交谈的快乐,更是一份舒心,一份难得的豁达,或许多年以后,他还会记得那次出发吧。
难忘那一次出发,难忘苏子的豁达洒脱,难忘苏子的纯净与质朴。
江苏满分作文篇3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不可预料的磨难与挫折,为自己点赞,会使你跨过这一个个的栅栏,这时的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战胜这一个个的困难一点也不难……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为了和同学们能快乐开心地玩耍,我寥寥草草地写完了数学卷子,正准备把卷子放进书包里,却被妈妈拦截了。“让我检查检查你的卷子,省得明天还得想着这件事!”我回想着自己匆匆地做完卷子,如果让妈妈检查,那真是……惨不忍睹!“妈妈,今天你太累了,别检查了!明天吧!”我吱着牙,翻翻眼珠,嬉皮笑脸地对妈妈说。
可妈妈还是“执迷不悟”。我的笑容僵在脸上,只好战战兢兢地把卷子递给了妈妈。妈妈拿过卷子,聚精会神地检查着。我就像一只小老鼠,偷偷摸摸地蹑手蹑脚地踮着脚尖准备到客厅里“避避难”。
结果,可想而知。我像一只灰溜溜的小猫咪,被妈妈“捉”到跟前,劈头盖脸地“嗷”了一顿。我叫苦不堪,这些题在学校我都会,怎么一到家就不会了?我简直比窦娥还冤呀!我垂头丧气地想。
没办法,我只好坐在书桌前,长出一口气改起作业来,我在心里对自己点赞:“别着急,静下心来,你一定会做得更好!”不一会儿,错题就该完了,可改完作业的我抬头一看表,哇!不会吧?改错题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都长呀!
打那儿以后,每次写作业时,我都对自己点赞:“别着急,认真点儿,我是最棒的!”前天的作业,妈妈都没有给我检查,而我却得了一百分,课堂上,老师表扬了我,连我自己都惊奇,咦?这真是我写的吗?妈妈也向我点赞:“笑笑,加油!你会做到更好!”我在心里也为自己点赞:“其实,我很认真!我很棒!”
为自己点赞,会使你在挫折的面前趾高气扬,让它在你的面前败下阵来。为自己点赞,它会激励着你在人生道路上超越自我!
江苏满分作文篇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自有热情待客的好传统。家国,国家,有国才有家。然而在2020农历庚子年,中国这个大家庭迎来了一位神秘而不受欢迎的客人。这位客人是谁?我相信诸位一定都不陌生,那就是新冠病毒一一covid-19。
这位客人很神秘,来不知其藉,它就像一位潜行的幽灵。它很神秘,却时时在喧宾夺主。它无处不在,飞沫中有,气溶胶里有,接触面上有。它无时不在,四季免疫,不畏严寒,不惧酷暑。他这位客人不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它长得像“刺头”,更是因为它有比“刺头”更棘手的致命毒性。人们遇到它,轻则如一般流感症状,或部分感觉功能缺失,重则全身感染快速致命。还有些人会变为无症状感染者给更多的人带来致病的危险。我们不欢迎这位客人来到我们的家里,但我们也无法阻挡。于是,我们戴上口罩挽拒它,勤洗双手多通风来送走它。
后来,我们发现它始终送不走。我们是否“错”了?对于这位客人我们不应只是抗拒。我们而是应该主动认识它、了解它、与它共存。我们对它对症治疗,我们打开中医的传统药典,我们研究针对它的检测方法,我们找寻克服它的最终疫苗。这是一次科学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在对待这位客人的过程中,我们整体提升了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预防方式。我们可以反思和改进以往我们的一些不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的文明素养。当我们不再随地吐痰时,当我们生病主动戴上口罩时,当我们经常清洁双手时,当我们拿起公筷时,我们是否也要谢谢这位小客人给我们的痛呢?
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万事都有相互的关联。对于这位小客人的不期而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江苏满分作文篇5
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
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巧的骨瓷;有绚丽多彩的斗彩……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买什么好呢?有人说,只要票子够多尽选造型独特的买,显得荣华富贵的买,精工极致的买,这还不简单?
又错啦!器皿的选择体现了主人的生活态度。不可不慎重。
有的瓷器过于大件且富丽堂皇,赤红、明黄、宝蓝与我家简约的装修风格不符;有的过于小巧,家人并无英国绅士贵妇那般品下午茶的闲情;有的瓷器上绘有泼墨山水工笔花鸟,我们一行人中并无行家不知知何鉴赏……如此看来,竟无我们能买的瓷器了!
突然,这平淡无奇得突兀的蓝边碗闯入我眼帘。如此简陋的碗会在这里出售?我要走,爸爸却在这碗前驻足许久。
为何?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的碗,这是盛放了父亲的记忆的碗。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蓝边碗在传统蓝边碗上加以细节上的改良与创新。我拿起一只仔细端详,发现手感极好,分量厚重让人踏实。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让碗显得端庄典雅不失大气。而且这碗极易打理,深受妈妈的喜欢。
蓝边碗没有繁复精致的花纹修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工艺。可当你凝视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吃热腾腾的饭菜的情景;就会想起苦日子里生活的精打细算的不易;就会想起寻常百姓家人间烟火的温度……
蒋勤曾在《品味四讲》中说“纯棉衬衫就像爱人”,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会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对我来说,蓝边碗亦是如此。
景德镇作为瓷都,常有瓷器新品推出,我却独爱这蓝边碗并歌颂它。因它注重在细节上的`改良,把创新的点子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上而不是争一时的噱头。
距离人的生活太远的创意并不是人真正想要的。新鲜感过后便如失了灵敏般只能束之高阁。
每日捧着这只蓝边碗吃饭,不但手感好,我仿佛能听到它无声的诉说,谆谆教诲我认真踏实地生活的真谤,这才是它的精魂。
听我如此道来,你可有话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