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灵活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确保教学的适应性,通过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维护秩序,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优秀美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秀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各种石头造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简单的点、线、色块创作出奇特的动物形象。
2、感受在石头上创作的别样乐趣。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衣纹笔或者1号水彩笔,石头。
2、各种装饰过的漂亮的石头作品(丰富幼儿美的感受,激起创作的热情),动物图片。
3、与动物相关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扮演和欣赏,积累表象经验。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模仿做动作,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
(2)欣赏各种动物图片,找出动物的特征,积累审美表现的经验。
(3)欣赏变身的石头,引入主题。
石头上的装饰别有一番风味,鲜明的色彩、夸张的表现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艺术冲击。
2、自由探索,大胆进行色彩表现。
(1)探索石头的变化与造型。
幼儿自由探索、发挥想象,拼搭石头。例如:用石头铺成了小路,在上面走一走;用石头搭成了小房子。
(2)教师示范用色彩赋予石头新的形象。
教师:这个石头有点儿像乌龟,我要给它施个魔法,把它变得更像乌龟。我的笔沿着石头印子开始变,变出一个个小格子,再在每个格子里加点彩色的??看!石头变身成为一只花花壳儿的缩头乌龟喽!
(3)教师:你的石头像什么?你能把它变得更像一些吗?
3、幼儿给自己的石头变身。
(1)幼儿对自己的石头进行想象、构思,依据石头的形态,找出其鲜明的特征,变出小动物或动物鲜明的特征。 要点提示
1)并不要求变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物体,可以是局部,如斑马可以用相间的色彩表现。
2)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动物的特征,关键在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如变熊时,就要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2)每个幼儿给自己的石头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
优秀美术教案篇2
课程标准: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制作表现的想法。
教学重点:
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解决策略:
师出示范作讲解。
教学难点:
设计动物的形状。
解决策略:
启发学生回忆都见过什么动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执教者修订栏。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四、指导学生游戏
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
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作业设计:
选用废旧材料、厚纸,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
板书设计:
17《会滚的玩具》
本课所需材料和资源
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媒体使用方式及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提供示范,正确操作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优秀美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难点: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师:课件、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要点:(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师:课件、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二、教学过程
一、色彩复习导入
1、孩子说说不同色彩给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们画画时,经常使用什么色彩工具?
2、用自己熟悉的色彩工具进行色彩游戏比赛。
四小组中,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抽题。在一分钟内,将所抽到的风景名称用色彩来表现。
考题:大海、秋天、草原、傍晚
评出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小组。为本组的代表带上艺术王冠。
3、为孩子介绍一组新的上色工具“文房四宝”
口述:这些工具组合起来还能玩游戏呢。
二、新授
1、彩墨游戏比赛
四小组中,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抽题,在一分钟内集体合作完成彩墨游戏的比赛。
考题:用色彩画许多的点。
用色彩画许多的线。
用墨画许多点。
用彩墨画许多线。
评出最具表现力的小组。
结论:中国画颜料和黑乎乎的墨,在宣纸上能够变戏法,使得画面很有色彩表现力。尤其是墨汁,还能玩
魔术呢。
不信,请看老师为你们表演魔术游戏。
老师示范:用油水分离技法,结合墨汁将课题《彩墨游戏》进行艺术表现。
孩子谈自己对墨汁的认识。
2、赏析与实践
(1)、画家吴冠中作品《春如线》
画家吴冠中在作品中,用流畅、活泼、彩墨的线条,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受。请孩子用手在空中模仿画家的用笔。
请个别孩子上台,通过实物图影展台展示自己在宣纸上模仿画家的用笔、用墨、用彩。
(2)、吴冠中的《雨花江》
口述:一条条断直线的雨丝散落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波纹。
实物图影展示孩子模仿画家的经典笔触和彩墨技法。
吴冠中《吴家作坊》
赏析突出色块的用笔并模仿。
(3)、教师演示滴洒技法、笔杆砰击技法。
3、浏览其它彩墨画作品。
三、引导孩子的艺术创作
1、请孩子谈谈自己最想表现的色彩景象,如:大海、秋天、晚霞、冬天等。
提问:如何表现?
2、在四小组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一幅大的彩墨画作品。
创作要求:集体创作、确定主题并为作品取名。
播放古筝背景音乐。
四、综合评价
1、集体评出最具特色的一组彩墨画作品,颁发艺术王冠大奖。
2、个别组的代表谈谈自己组的作品特色,讲述创作中的情感体验。
3、同学相互评价在创作中的出色表现。
4、请孩子们评评老师。
五、拓展
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教学反思
优秀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重彩转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块玻璃板、一个镜框、一张白纸、毛笔若干支、颜料)
3、烘干机、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该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
那今天,我来教你们一个新的画画方法,你们帮我选色彩,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抽象画《我的梦》,好吗?
5、师示范步骤: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块玻璃板,要将颜色画在玻璃板上。
(2)请你们帮我选颜色,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怎么画?(可以让幼儿指导老师随意画线条或色块)
(3)将玻璃板轻轻的晃动,让色彩自由渗合,流动。
(4)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压一压,轻轻地掀开。
(5)为了使颜色干的快,在烘干机上烘一烘。
(6)我还要给它镶上镜框,这样就更漂亮了。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玻璃板上,拿白纸压一压,烘干后,选用自己喜欢的镜框镶上,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7、幼儿作业,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哪些梦?
优秀美术教案篇5
图解1:形体与点线面
① 图中a、b、; c、d; e、f、g、h均是立方体的点,它们既表现空间的位置,也表示轮廓线的转折处。根据空间位置,我们自然能判断出基点、顶点、近点与远点了。
② ②立方体的所有竖线是垂直于基面且相互平行。水平线相互平行于基面,斜线最后交于一点,这三组线是立方体造型的关键。另外被遮住的线就成为辅助线了,你完全可以体会到辅助线对于画出这个立方体的作用。
③ 这个角度中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看上去均不是正方形,但是综合起来看,这个立方体的每个面给我们的感觉都应该是正方形。
图解2:比例与分割
先确定ab,再根据ab确定a,b,,然后由ab分割c点, 由a,b,分割c,点。
图解3:特征与基本形
立方体本身就是一个基本形体,因此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我们仍然可对它进行基本形概括。这里选择了方形概括,甲乙两图都是根据立方体的外轮廓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点,用辅助线画出基本形,然后,甲图切去两角,乙图切去四角。
图解4:轮廓与转折画准立方体
要处理好三组线的关系,即相互间的远近、轻重关系。
每一组线中的三根线从前向后或者从上向下均要画出虚实轻重的变化,为了检验轮廓的准确性,可将相对的两个面对角线的交点连接起来。
图解5:结构与构成
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是在左图中,两种角度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为正方形。这是视觉的局限性和透视现象所致。因此,绘画中,要掌握对象结构关系与画面形象诸因素的.构成关系。正确画出立方体的结构关系,一要通过找中心点连线分析;二要对立方体所见面综合感觉,看看是否符合立方体的结构要求。
图解6:空间与透视
甲立方体呈平行透视,有一组线消失到心点,其它两组线呈平行状态。甲立方体的透视深度是经过a点与距点连线求得。乙立方体是为了与甲立方体对比说明而附加的。它只有一组线互相平行,其它两组线分别交于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它的透视深度分别由b、c两点与两测点连线而求得。
图解7:光影与明暗
这是一个置于桌面且受左上角来光照射的立方体。立方体的三个可见面甲、乙、丙分别呈黑、白、灰的变化,丙面自上而下, 自右而左呈由浅至深的变化。乙面自前而后, 自左而右呈现由浅至深的变化。甲面自右至左,自下至上由浅至深的变化。背景的色调与立方体的色调,正好呈对比变化。亮面背景因对比呈暗色调,暗面背景因对比呈亮色调。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靠近形体边缘的调子密集,画时应仔细观察。
优秀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有目的选用深浅对比明显的颜色进行伞面装饰,并能添画相关景物。
2、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画画猜猜
1、教师演示一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一条弯弯像什么?
2、教师演示两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两条弯弯像什么?
3、教师演示三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三条弯弯像什么?
4、教师演示四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四条弯弯像什么?
四条弯弯加一条大弯弯变成一把大伞
5、说说一把伞有哪几部分组成。在交流中教师在伞面上方、下方分别画上伞尖和伞柄。
二、欣赏各种颜色间隔装饰的伞
1、教师播放ppt1,提问:在这把伞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红颜色和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
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小结:原来红颜色和黄颜色,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地排列围成了一把伞。
2、教师播放ppt2,提问:在这把伞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黄颜色和绿颜色是怎样排列的?你认为这两个颜色深浅一样吗?小结:这把伞是由黄绿两种颜色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地排列的。
3、教师播放ppt3(蓝白间隔伞图片,初始画面是伞面只图好了两个颜色,可以随着点击将颜色涂满),提问:这把伞是哪两种颜色间隔排列的?接下来应该涂什么颜色?再接着呢?
4、教师播放ppt4(各种深浅对比明显的双色伞图片),请幼儿欣赏。
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伞都是有两种不同深浅的颜色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的排列围起来的,双色间隔伞很美。
三、幼儿创作
1、提出要求:撑起小花伞上幼儿园
2、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把伞画大,不要让人在伞下被雨淋湿。
(2)帮助幼儿有目的选择深浅对比明显的颜色进行间隔装饰。
(3)启发幼儿添画:谁在伞下?有没有人和你一起撑一把伞?是雨天还是晴天?还会有什么?
四、展示交流
1、寻找最大的伞,说说伞下可以躲几个人?
2、寻找颜色最漂亮的伞,说说哪两种颜色间隔装饰你最爱?
3、寻找添画最多的作品,说说除了伞和人外,他还添画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