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应明确评估标准和反馈方式,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教案的写作,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图形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图形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说出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否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
在地面上用即时贴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2、物质准备:
(1)、圆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干、糖果等。
(3)、几何图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4)、贴有图形标记的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看一看、讲一讲,加深对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图形宝宝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猜猜是谁呢?”
(1) 第一个图形宝宝有三条边、三个角,是谁?(三角形)
(2) 这个图形宝宝圆溜溜的,是谁?(圆形)
(3) 这是什么宝宝,长得什么样的?(正方形)
二、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宝宝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宝宝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小兔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鸡走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走到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三、游戏:宝宝请客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宝宝邀请小朋友吃东西,把幼儿带到有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三角形的桌子的地方。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宝宝家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在那边,要请小朋友搬过来,有一个要求:圆形的桌子旁要放有圆形标记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有三角形标记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有正方形标记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搬椅子,分别把它们放在相应的桌子四周。)
(2)品尝图形宝宝准备的食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糖果等)
先看看、说说有哪些图形的食品,听老师口令拿相应图形的食品
四、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宝宝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每人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五、和图形宝宝告别,小结并结束活动。
图形课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一)能辨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了解其特征。
(二)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20个;各种形状的实物20个
三、教法:游戏法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图形找朋友
1.师:今天,我们要带着图形宝宝去找朋友,说说你拿的是什么图形宝宝?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图形的名称。
2.师:给每个图形宝宝找一个和它长的像的`好朋友,并介绍给大家认识。
(二)认识图形宝宝特征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逐一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三)游戏《图形火车》
玩法:幼儿每人选一个图形宝宝,并带上相应的朋友。教师说儿歌,幼儿听完儿歌,按图形特征上火车。图形上火车的时候,要对着小朋友。
1.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三角形火车回家了。
2.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弯弯边,没有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弯弯边,没有角的图形。
3.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正方形火车回家了。
4.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梯形火车回家了。
5.呜~呜~,图形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
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我们的图形火车回家了。
图形课教案篇3
学习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过程:
一、探究活动
1.动手做剪纸: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3)沿线条剪下;
(4)把纸展开;
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结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
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
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
3.猜字游戏(抢答)
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
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
三、探究活动
1.(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二组
(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2.结论: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
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4.比较归纳。
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个图形个图形
联系
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
就是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五、链接中考
1.下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图中有阴影的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
六、智力测验:
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下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的车牌号码吗?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图形课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 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带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导探究。
(一)初步感知。
1、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每人轻轻的拿一个长方体,举起来看一看,再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你在它的面上看到了什么熟悉的图形?
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在课前已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或多或少地了解,先让学生在“体”上找熟悉的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教师边说边从教具上撕下贴在面上的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圆 三角形)
(二)进一步认识。
1、你能想办法让物体面上的这些图形跑到纸上吗?想想怎么办。
生1:把物体按在纸上,沿着图形的边画出来。
生2:在物体的面上涂上颜料或印油,印在纸上。
生3:可以剪下来。
生4:把物体按在纸上,把纸沿着图形的边折起来,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图形。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合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三个,请组长先分好工,谁做什么,谁做什么,再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多,做得快,哪组合作的`最好。”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小组活动呢?在活动之前,给学生提出预定的目标和一定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并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老师的要求和意图。〕
2、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什么图形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跑下来。我又要采访几个小朋友了。
3、互相欣赏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再把纸上的图形分类,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师有个请求,每个小组能不能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送给我,留作纪念。
4、玩“帮图形找家”的游戏。
出示的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划分每种图形的家,请学生“帮图形找家”。
5、 老师看长方形和正方形,觉得它们很像,都差不多,怎样把它们区分开呢?
6、 同学们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小组里互相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小组交流)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形的样子,用手在空中画一个长方形,再依次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实践应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拼图形活动。
图形课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对称中心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教学目标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的概念,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应用。
复习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利用这个所学知识探索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的运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2、难点与关键:区别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学生活动)作图题、
(1)作出线段ao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
(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
(2)延长ao使oc=ao,
延长bo使od=bo,
连结cd
则△cod为所求的。
二、探索新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面的(1)题就是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因为oa=ob,所以,就是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后与它重合。
上面的(2)题,连结ad、bc,则刚才的两个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就成平行四边形。
∵ao=oc,bo=od,∠aob=∠cod
∴△aob≌△cod
∴ab=cd
也就是,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交点o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因此,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学生活动)例1:从刚才讲的线段、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外,每一位同学举出三个图形,它们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边提问学生边解答。
(学生活动)例2:请说出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什么特点?
老师点评: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匀称美观、平稳。
例3、求证:如图任何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