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教案6篇

时间:2025-05-21 作者:couple

教案中应包含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蚂蚁》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蚂蚁》教案6篇

《小蚂蚁》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阅读活动。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 “搬” “抬” “撑”和“摇”的含义。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课本中动词的卡片

2.大书和小书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请小朋友听童谣《蚂蚁搬豆豆》。然后和幼儿分享交流:你们见过小蚂蚁吗?在哪儿?长什么样儿?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搬东西的?

2.图画阅读

(1)观察封面:请幼儿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封面信息,画面上有谁?在干什么?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可能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观察第1页:请幼儿从左至右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这些蚂蚁分别在哪里,在做什么?

(3)观察第2—5页: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在做什么?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尝试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画面内容,并请幼儿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蚂蚁的.动作,教师把幼儿说到的书中动词贴在黑板上。

(4)观察第6—7页: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躲雨的?右上角的那些人是谁?他们可能是来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雨停后,它们又怎么把饼干运回家的?

3.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画,边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接着教师出示文字让幼儿跟读。

4.亲子阅读

教师发小书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指着小书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小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小蚂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

2、在理解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

3、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彩色的`大、小脚丫印若干个,有规律地贴于地面;彩色项链图片、饼 干图片、鲜花图片各一张;彩色的小石子若干;小纸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去参加生日宴会,用动作初步感受排列规律。

1、教师:“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美羊羊收到了许多漂亮的礼物!我们一块去看一看 并给她送去祝福,好吗?可是要去美羊羊家要走过一座特别的小桥,哪一个小朋友先来过小桥?”|

2、带领幼儿来到小桥前,组织幼儿过桥。并提问:你是怎样过的桥?

3、小结:刚才我们过桥的时候脚是按分开、并拢,再分开、并拢,再分开再并拢……的规律过来的。

二、观察图片进一步感知物体的排列规律。

1、观察彩色项链图片,发现其排列规律。(颜色规律)

2、观察鲜花图片,发现其排列规律。(大小规律)

3、观察饼干图片,发现其排列规律。(形状、颜色规律)

在观察的过程积极鼓励幼儿能用合适的语言大胆表述。

三、操作活动,与幼儿一起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

1、教师:“美羊羊最大的敌人就等在房子外面,它想等我们都走后吃掉美羊羊!它是谁呀?”

“要想躲过灰太狼,就必须为美羊羊设计一条安全的小路。这条小路必须是用石子铺出来的有规律的彩色小路。小朋友愿意帮助美羊羊吗?”

2、幼儿在纸条上铺小路,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一讲自己的小路是按怎样的规律来铺的。

4、教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

活动延伸:小朋友为美羊羊设计美丽的花墙。

《小蚂蚁》教案篇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小蚂蚁过冬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群居的,在地下过冬。

2、初步学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3、体验与同伴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收集的蚂蚁过冬资料、看图讲述图片或小故事等、蚂蚁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一天早晨,小蚂蚁跟着妈妈来到树林里找东西。树林里变了样,树上的叶子都掉了下来,只有光秃秃的树干,一阵风吹来,它感到很冷。小蚂蚁奇怪地问妈妈:“怎么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乌龟他们都不见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蚂蚁妈妈会什么说呀?”

妈妈说:“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青蛙乌龟到洞里冬眠了。”

小蚂蚁又接着问妈妈:“那我们蚂蚁怎么过冬的呢?”

“谁来告诉小蚂蚁呀?”

蚂蚁和青蛙都是在洞里过冬的.,他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

青蛙是冬眠过冬,蚂蚁是躲藏过冬。

风越刮越大,蚂蚁妈妈马上带着小蚂蚁到蚂蚁奶奶的洞里去躲藏。

2、观察讨论:

(1)蚂蚁奶奶的洞在哪里?地面上有些什么呢?

(2)蚂蚁的地下通道是宽宽的还是窄窄的?通道象什么?(四通八达)

(3)那些宽大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有几个储藏室?里面藏些什么东西?

3、相互交流:

过一会儿风小了,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钻出了洞口,他们也准备挖洞过冬,可是天很冷他们人又少,怎么办呢?

帮小蚂蚁挖四通八达的蚂蚁洞,使蚂蚁舒舒服服地在洞里有吃有玩高高兴兴地生活。

4、教师小结:

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到了严寒的冬天它们又到哪里去觅食呢?它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做为食料(奶蜜)。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小蚂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根据歌曲情境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2、录音机、雨声磁带。

活动重点:

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难点:

根据歌曲情境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故事导入,初步熟悉歌词。

1、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猜测故事内容。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沙沙沙,沙沙沙,突然天上下起了雨。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猜一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在音乐伴奏下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词内容。

二、 幼儿学唱新歌。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老师运用手势帮助幼儿唱准第1、2小节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3、鼓励幼儿加上动作表情完整表演。

三、 幼儿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

1、请幼儿分别带胸饰,分角色边唱边表演。

2、鼓励幼儿互换胸饰尝试不同角色的表演。

四、自然结束。

这是一首歌表演的曲子,等幼儿熟悉会唱歌曲之后,可以让幼儿配上动作表演,幼儿可以分组进行表演,也可以集体自由纺编动作表演。

《小蚂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儿歌的词语,运用肢体律动感受儿歌的节奏。

2、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小蚂蚁搬木材》、小蚂蚁搬木材图,木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森林里要建大舞台。

1、教师讲述森林里要建一个大舞台的消息。

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想要看表演,于是大家决定造一个大舞台,森林里最小最小动物也来帮忙了,猜猜它会是谁呢?

2、局部猜测——露出蚂蚁的局部(头部触角)

提问:看一看,猜猜它到底是谁呢?

过渡:想看看小蚂蚁都在干什么吗?

二、听音乐动一动——尝试学习小蚂蚁搬木材。

1、出示小蚂蚁搬木材的图

提问:小蚂蚁都是怎么运木材?谁来学学小蚂蚁的动作?

教师小结:你们学的真像,有的搬,有的抬,有的`推,有的拉,都是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起将一块块木材运到搭建舞台的地方的。

2、听歌曲《小蚂蚁搬木材》

教师:小蚂蚁搬木材的时候还一边唱着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做动作)

3、谁能告诉我,你听到小蚂蚁用了哪几种方法运木材的?

4、教师边唱律动边请幼儿来帮忙。

5、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游戏表演。

6、幼儿角色互换。

三、表演《小蚂蚁搬木材》——感受互相帮忙的快乐。

1、幼儿人手一块木材,将木材随着音乐搭建到舞台的地方。

《小蚂蚁》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手膝着地爬的游戏中,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有幼儿手膝着地爬的经验。

物质准备:

宽窄不同的爬垫、大小不同的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带领"蚂蚁宝宝"(幼儿)爬到蚂蚁洞里做睡觉状,然后说:"蚂蚁宝宝们,天亮了,我们爬出来做游戏吧!"(幼儿依次爬出"蚂蚁洞")请幼儿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爬来爬去、搬东西)引导幼儿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

2.基本部分

(1)利用情景进行游戏。

"蚂蚁妈妈"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散步吧。瞧,这里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河。咦?对岸是什么啊?闻起来可真香啊!小蚂蚁想不想把豆子运回家啊?""可是这条河又宽又深,我们怎么过河呢?"请幼儿自己想办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里有一座小桥(爬垫)可以帮你们过河。请你们每次搬一颗豆子,看看谁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妈妈身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路径。教师随机指导幼儿动作完成情况。

(2)分享交流

教师说:"小蚂蚁真聪明,你们是怎么掌握平衡,让自己不掉到河里的?""有的小蚂蚁搬回来的豆子又大又香,可是有豆子大,小蚂蚁不小心把大豆子掉到河里去了,怎么才能不让大豆子掉到河里呢?""你刚才是怎样搬豆子的?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

(3)再次游戏请幼儿再次游戏,验证自己的好方法,同时充分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运多次。

3.结束部分:幼儿放松练习:

师:"我们搬回了这么多豆子,真高兴,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幼儿跟着老师做各种简单动作。

自由活动:

活动材料:小车、皮球、沙包、动物摇椅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在固定的区域玩不同的运动器材,鼓励幼儿对玩具有不同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