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创意的教案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要想提高教案的质量,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修,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膨胀科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膨胀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烹炸过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用来探索的材料:树木的纸条、铁珠、压缩棉、紫菜、黑木耳。
2、用来实验的冷水、而睡、盛水的缸(每组一份)。
3、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笔,张贴表格的黑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结果。
(一)请幼儿观察比较“海洋宝宝”泡水前后的差别。
(二)教师归纳:像放在水里的海洋宝宝一样慢慢变大胀大的现象叫做膨胀。
二、区分哪些物品容易膨胀,哪些不容易膨胀。
(一)教师呈现多种材料请幼儿猜测哪些放在水里能膨胀,哪些不能?
1、出示记录
表(1)请幼儿看看有些什么?猜猜哪些容易膨胀,哪些不容易膨胀?
2、请幼儿将猜测的结果填在“我猜”这一栏里,容易的打√,不容易的打×(用两张颜色分别记录)。
(二)幼儿操作实验,验证猜想。
1、教师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究竟哪些材料在水里容易膨胀?哪些不容易膨胀?并将观察结果填在“我发现”这一栏里。
2、幼儿动手实验,教师观察、巡视,给予适当指导。
(三)展示幼儿记录表,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其他幼儿一同对照(发现问题及时验证)。
(四)教师小结
三、观察比较物体膨胀速度的不同。
(一)擦侧物体跑呢故障速度的不同。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猜猜“谁”膨胀的快,“谁”慢。
2、请幼儿将猜想结果用数字表示,填在记录表(2)“我猜”里。
(二)幼儿操作实验呢,验证猜想的是否正确。
(三)教师小结
四、冷热水中哪个膨胀快
1、出示冷热水,猜测并记录。
2、利用木耳展示证明,在热水与冷水中的膨胀速度。
五、日常生活中的膨??
教师例举馒头、气球、爆米花等。
膨胀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们奇特的功能。
2、通过观察画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并大胆地讲述植物的外形特征。
3、产生进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愿望,对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电视机一台。
2、教师准备含羞草一盆,幼儿从自己家里带一盆有趣的植物、图片资料或影像资料。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认识它吗?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含羞草,观察并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本小组同伴介绍。
(2)每组推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观察画面,感知奇特的花草,了解它们特殊的功能。
(1)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奇特的花草,并与同伴交流。
(2)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讲述引导幼儿看图,并逐一介绍:
①会捉虫子的花草:毛毡苔、猪笼草、瓶子草、捕蝇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会动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长在水里的花草:睡莲、王莲、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黄连、金银花;
⑥沙漠里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
膨胀科学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西瓜虫的家,了解其生存环境。
2、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寻找西瓜虫的家。
(2)喂养西瓜虫。
(3)小实验:拯救西瓜虫。
(4)给西瓜虫设汁新家。
2、活动实录:
(1)教师提供小木棍、小瓶子、小罐子,引导幼儿寻找西瓜虫。孩子们在水泥墙和草坪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许多西瓜虫,但在草坪上却很少找到。有的孩子过来问我,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2)小朋友挖到西瓜虫以后放在大碗和小玻璃瓶子里,过了几天,大碗里的西瓜虫有的不会动了,而小瓶子里的西瓜虫却爬得很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触嗅两种不同器皿里的沙土情况,鼓励幼儿说出比较结果:碗里的沙土干巴巴的,瓶里的沙土湿乎乎的。西瓜虫是被太阳晒死了。教师再引导幼儿回忆捉虫时缝隙里多、草坪上少的原因,并鼓励幼儿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并将结果相互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做实验如何救活碗里的西瓜虫。有的幼儿往碗里放饼干、巧克力等吃的东西,有的幼儿往碗里倒水。结果发现,倒水后的西瓜虫没有再死去。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西瓜虫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的地方。
(4)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为西瓜虫设计新家。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式自然真切地表达对西瓜虫的认识。
2、相互分享新经验。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创编、展示有关西瓜虫的儿歌、故事、歌曲。
(2)泥工制作、绘画:西瓜虫。
(3)游戏:西瓜虫变变变。
2、活动实录:
(1)教师和幼儿刨编的儿歌:西瓜长,西瓜圆,西瓜爬爬洞里钻。创编的谜语有:有个小虫虫,身穿黑衣褂,遇到危险来,变成小西瓜。请你猜一下,它名字叫个啥。
(2)孩子们利用土豆、地瓜及橡皮泥制作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西瓜虫。利用蜡笔绘画出不同形态、不同姿态的西瓜虫。
(3)孩子们设计出西瓜虫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尽兴地表演着西瓜虫的动作:爬行、翻身、滚成一团,变成西瓜
膨胀科学教案篇4
【活动设计】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几种不同材料的尝试探索,让幼儿了解有的物体遇水会膨胀,有的不会。会膨胀的物体膨胀速度是不同的。
2、学习实证研究的方法,学会做实验记录。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来探索的多种材料:塑料雪花片,钥匙,紫菜,木耳————
2、实验用的冷水、热水、盛水的玻璃缸。
3、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
1、教师一手拿一杯泡有胖大海的茶,另一手拿一颗胖大海,请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说出:胖大海“大了”“胀了”。
3、教师归纳:对,放在水里的胖大海“膨胀”了。
(评析:通过一个对比让幼儿自然地认知“膨胀”这个概念。)
二、想象记录。
教师呈现多种材料:塑料雪花片,钥匙,紫菜,木耳————请幼儿猜一猜:哪些材料放到水里能膨胀,哪些不能,在记录纸上作记录。
(评析:幼儿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在这个环节当中老师请幼儿作记录实际是将猜测变为“研究假设”。)
三、操作探索。
1、把材料投放在冷水里:
请幼儿看几种材料放入水中后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在记录观察结果后再集体分享:让幼儿分清什么材料放在冷水里会膨胀,什么不能。)
2、想象记录:
师:你觉得木耳、紫菜等能膨胀的材料如果同时放在水中什么东西膨胀得快?什么东西膨胀得慢?
3、幼儿操作:提醒幼儿注意材料要同时放入水中。
4、让幼儿理解:不同的材料在冷水中膨胀的速度是不同的。
(评析:这是一个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它孕伏了科学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
5、再次想象:出示木耳:你觉得它放在冷水里和热水里哪里膨胀得快?(引导幼儿经过假设后再一次实验,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同时,再次提醒幼儿注意材料要同时放在热水中,进一步认知同一种材料在冷水中或热水里膨胀的速度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一个个活动设计,一方面逐步引领幼儿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另一方面使幼儿从较规范的研究方法中学会观察、习得知识和研究方法。)
四、讨论交流。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很多材料遇水会膨胀的问题,你们想想:还有哪些材料遇到什么情况也能膨胀?(遇热、遇潮、遇空气等。)
(评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拓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膨胀科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植物根的不同形态。
2、发现植物根的种类,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各种植物根的图片。
2、自然角中生长出来的许多植物的根。
3、教学挂图《根的秘密》。
4、几种可以食用的根。
5、《科学》下p8~9。
教学过程:
一、我见过的植物的根。
1、幼儿将搜集来的图片一一展示,介绍给大家。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丰富对根的认识。
二、根是什么样的。
1、请幼儿猜一猜自然角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2、幼儿从自然角中拔出各种植物的根观察:它们是什么植物的根?这些跟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洋葱的根细细的,像老爷爷的胡须;菠菜的根中间直直的;红萝卜的根红红的、胖胖的。
4、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和上面说的一样。
三、根的作用有多大。
1、观看教学挂图和画册《根的秘密》。
2、幼儿讲一讲植物为什么长根呢?
3、植物的根还有什么用途?
4、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的根画在画册上。
5、请幼儿品尝煮熟的胡萝卜、红薯。
6、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生活经验介绍根与人类的关系。
7、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发现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