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失败和成功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知生活中的情感起伏,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篇1
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官媒解说词用语,代表意识形态部门舆论导向。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续写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squo;考试squo;、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squo;考试squo;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走进新时代的复兴之路,中国更需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红色江山,一定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倍努力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篇2
作者李莉
我的父亲、母亲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结缘的,他们的婚姻、感情、家庭都经受了烽火硝烟和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洗礼、考验与磨砺。
1945年春节前,母亲马上要临产了,而父亲所在的新四军三师独立旅第三支队为了痛歼日伪军,从1944年的12月至1945年2月间已经连续出击作战数日。
待父亲战斗归来的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母亲也恰巧在那天生下了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大哥。母亲说:“过年了,又打了胜仗,爸爸欣喜地抱起孩子,给大哥取名为新春。”为了早日消灭日本鬼子,祈盼新中国解放的春天早日到来。
1950年10月,新中国百废待兴,我们的解放大军还未及换下征衣,洗去征尘,又闻风烟滚滚,美帝的侵略战火在鸭绿江边燃起。他们在毛主席的号令下集结,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痛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
母亲说:1945年8月,日本鬼子刚刚投降,她就跟随新四军三师,同父亲一起转战千里,冲破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从苏北一脚一脚徒步跨越5省1500多公里,走到了东北,历时二个月。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多少次目送父亲去战场?又有多少次父亲奔赴战场都来不及和母亲告个别?而这次,和平年代里,父亲和母亲又将面临一次生死的考验与诀别。同样是军人的母亲深知父亲此次出国参战的凶险,她把眼泪、不舍、担忧全藏在心里,默默地梳理起发辫,把两条黑纱分别系到辫子上,拍下了这张与父亲出征前的合影,像是一种深情的给予而又悲壮的告别,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结果不言而喻。
那时的我,在母亲的腹中已6个月了。
1950年10月19日,父亲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政治委员,与张竭诚师长率部第一批秘密跨过鸭绿江,与祖国千万个英雄儿女们一起,义无反顾的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入朝后,39军与美军在云山进行了首次交锋,也是志愿军入朝后第一次与美军面对面的激战。39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利用灵活的战术,在朝鲜的云山地区围歼美骑第1师第8团,并将其大部歼灭。此战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志愿军取得了同美军第一次交手的完胜。
彭德怀总司令高兴地说:“一直没有吃过败仗的美骑一师这回吃了败仗,败在我们39军的手下嘛”。这次著名的云山战役在战后还入选了日本军事教材,在日本自卫队士官学校编写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中,被列为经典范例。
战斗的喜讯传到国内,母亲和留守处的每一位同志们无不欢欣鼓舞,也更加期盼父亲和战友们都能早日平安归来。
1951年2月,117师奉命配属42军担负横城战役穿插迂回任务。父亲所在的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是一支曾以能打夜仗、恶仗闻名的队伍,历经上千次大小战役,战功赫赫。任务光荣而十分艰巨,为了抢时间,父亲和韩副师长带部队先行出发,从都内里,渡过北汉江,穿过黄龙山,昼夜奔袭,马不停蹄。
此时正值朝鲜隆冬,为了加快奔袭速度,部队不能沿着环绕的盘山路前进,只能穿越积雪深厚的山峰。志愿军衣着单薄,还要扛着武器装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崎岖的山道之上。为了不暴露目标,部队一路偃旗息鼓,寂静的山道上除了偶尔的鸟叫声什么也没有。志愿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卡车、坦克展开了一场山地行军比赛。12日,117师提前半小时到达了穿插目的地,抢占了鹤谷里公路两侧的高地要点。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117师配合主力部队合围敌人,激烈顽强地阻击,死死堵住了敌人从横城南逃的路,全歼韩八师和美二师九团各一部。
横城大捷是117师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战,以劣势装备创造了志愿军1个师一次战斗歼敌3350余人(其中美军800余人)的模范战例,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各种大炮100余门,受到中朝联司、联政的通令嘉奖。
有战斗就会有流血和牺牲。
由于美敌机群不分昼夜地空袭轰炸、扫射,部队在穿过敌空中封锁线时,彭副师长身负重伤,政治部吴主任不幸中弹身亡,战斗中全师7名营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噩耗传到辽阳39军留守处,全体同志们都笼罩在无比悲愤之中。吴主任的妻子何阿姨刚刚生下小女儿才5天,忽闻丈夫在战场牺牲的消息,悲痛欲绝,多少天不吃不喝,一直念叨着丈夫的名字。
这边,母亲乳育着襁褓中的我,劝慰痛失丈夫的何阿姨,并帮助照料喂养她的孩子。那边,我的父亲和战友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血浴疆场,与敌人殊死战斗。为祖国和人民能安居乐业,也为死难的英烈们报仇雪恨。
时针转到了1969年,珍宝岛上的枪炮声骤起。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的父亲临危受命,急赴虎饶前指指挥战役,担负起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大任。震惊中外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共击毁击伤苏军坦克和装甲车17辆,毙伤其200余人,缴获坦克1辆。在和平年代里再次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体弱多病的母亲再次送年逾花甲的父亲披挂上阵 。从红军时期就身经百战的老父亲,又一次在祖国冰天雪地的北大门镇守边关,运筹帷幄,再建功勋。
父母从峥嵘岁月里一路走来,民族之大义,国之大家的家国情怀早已成为他们唯一抉择。父亲去珍宝岛前指时对母亲说了些什么,母亲又对父亲说了些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那时的我和姐弟们都已参军入伍,也时刻准备着,像父辈一样,报效祖国和人民,上战场斩敌立功。
有一种信念叫赤胆忠心
有一种牺牲叫再所不惜
有一种壮举叫赴汤蹈火
有一种担当叫军人使命
有一种传承叫永志不忘
母亲把她和父亲的故事讲给了我,犹如一本引领我人生前行的教科书。我还要把父亲和母亲的故事讲给我的儿子、孙子听,讲给更多的人听。
【文章推荐:管铁华(管松涛前辈次子)】
文章作者李莉。辽宁省人民医院原放射线科主任医师,我的大嫂。
该文章经过大嫂妹妹李英的修改,文风朴实感人。近期发表在医院内部退休人员的学习园地上。
文章从母亲发辫上的“黑纱绫”切入,凸显了军人家属时时刻刻准备着失去至亲的痛楚和悲壮!——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们”!
确实,我们的母亲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她不仅仅是妻子和母亲,她们更是人民的战士,是战士的战友!她们承受着不同于一般女性的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以及感情和生活的磨难!黑纱绫啊,它在表达着什么?它在彰显着什么?它在宣告着什么?——致敬,中国共产党教育、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英雄母亲!
文章里的父亲李少元。原沈阳军区副政委,39军政委。老前辈是从我们38军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是红二十五军的老红军。在38军军史馆里有他的照片。
文章里的母亲刘润涛阿姨。李少元夫人,我大嫂的妈妈。
李少元前辈简介(来自网络):
历任红25军独立营连指导员、75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八路军第2纵队2旅6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6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注此文首发于公众号38军子弟。mp.weixin.qq.com/s/k0qz4kufcuudaur8_gbjwg
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篇3
作者:于小植(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尹冠儒(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讲师)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红色文化的传承而言,运用数字化手段,能够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范围,能够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
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是对红色文化科学保护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让红色文化“有声有色有形”的有效路径。以红色文物的保护为例,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启红色文物数字化工作,对纪念馆、博物馆中的易受损红色文物,采取三维扫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或者图片资料,并对数字化生成的文物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红色文物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方式,可以实现对红色文物的数字化保存、远程浏览、虚拟展览,同时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这就减少了观众与文物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文物在搬运、展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损坏。
数字化时代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对红色文化的展示,主要采用橱窗展览、单向讲解等方式,缺乏对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也缺少互动项目,难以让参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数字化为观众提供了走近、了解、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手段,让观众可以获得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于一体的综合性感官体验。
目前,不少地方已将数字化手段应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展示中。比如,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虚拟展馆,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云观展”,而且在有声解说的配合下,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又如,江西打造的“红军上清会师陈列展”运用了多媒体电子沙盘、多媒体人物雕塑半景画、vr展台、3d沉浸式影院等展示手段,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再如,上海的“红色经典步道”将中共一大会址等多处红色文化场馆串联起来,同时还配备了“红色经典步道ar导览平台”,使用了智能定位与导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ar实时渲染等技术,观众在漫步参观时用手机扫描导览牌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得相关信息,并可获得虚拟志愿者“爱琳”的向导服务。总之,和传统展示手段相比,数字化手段为参观者带来了更真实的视觉体验,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场景,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红色文化传下去,必须让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同红色文化,自愿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当下这一代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没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时光,往往很难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辛。因此,必须创新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和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融入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在这方面,数字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出红色动漫、红色数字藏品、红色竞技游戏等,不仅满足了青少年的审美和消费需求,还形成社群效应,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现了传承纪念、教育感化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还有一些单位和机构,利用短视频、h5、mv等,推动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场景化,让有时间跨度、历史厚度、现实深度的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的血液,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鲜活生命力。比如,h5《信仰之路》、说唱mv《百年之诗·燎原》、数据交互产品《奋斗百年,中国共产党员是怎样的一群人》等,形式活泼,内容生动,从多个侧面展现了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底蕴,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红色文化+直播”也深受青少年青睐。比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联合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在全国率先推出“云博物馆”网上直播公益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展“走近北大红楼”主题网络直播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观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智媒时代的到来,用数字化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必须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升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红色文化传承传播中的应用广度,全面建立红色文化的数字孪生场景,为红色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篇4
张迪雅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将清正廉洁常放心间,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坚守为民之心,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接受人民监督,在尽职尽责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要坚守慎友之心,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要择善而交,广交善友,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四要坚守俭约之心,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远离争名逐利的喧嚣,做到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
五要坚守正家之心,以身作则,严格家风家训,严格要求家人,正家风,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促使家庭成员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坚守“五心”能让我们顶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经得起千锤万击的磨炼,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的高尚节操和清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和为官经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高远志向和毕生追求。公务人员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目标,不打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深入群众,不辞辛苦,直面问题和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的出去,顶得上去。
讲红色故事心得体会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起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手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后来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通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通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手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己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