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玩水教案8篇

时间:2025-10-28 作者:Indulgence

设计与时俱进的教案内容,能够让学生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要想让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就必须在教案中对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做好规划,​,以下是85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玩水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玩水教案8篇

幼儿玩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伙伴玩水游戏中,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和清洁、浇灌的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的探索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颜料和一盆水。

2. 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分组玩水,进行水的操作探索,感知水的特性。

1.将幼儿分为四组,给每组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在做每一次尝试之前,先猜一猜都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在每组进行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

1)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2)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3)让幼儿感知水上物体的浮沉。

二、幼儿共同讨论自己观察到的水。

1.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玩的,都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干净的用处等)

2.幼儿讲述后,教师做简单,请大家表扬玩水时最干净最节约用水的一组小朋友。

三、幼儿观看“水”的广告宣传片,教师与幼儿谈话,帮助幼儿发现水的用处大。

1.教师请幼儿讨论: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

(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我们要节约用水。)

2.教师延伸幼儿话题:水的用处很大,怎样就能做到节约用水?

(提示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喝水时拿紧杯子不要洒水,洗手不要磨蹭时间,洗完要关水龙头。)

四、游戏:“吹泡泡”。

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幼儿玩水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塑料袋、铁丝

3、透明的瓶子、颜料、图画纸等。

4、各种会沉和浮的玩具如:纸船、塑料杯、石头、铁罐等

活动过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装满水的盆,让幼儿说一说水有什么用?

2、请幼儿讨论该怎样节约用水

3、教师总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儿分组游戏探索第一组:玩水袋: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性。

第二组:会变颜色的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第三组:沉浮:引导幼儿讨论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

2、师小结: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还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戏。

三、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感受。

评析利用孩子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自主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叙述自己对水的体验和享受玩水的乐趣。

从身边小事启发幼儿,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重要性,让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启发,使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主动探索科学现象,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虽然是中班幼儿但是他们对夏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在谈到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服一些?他们都各述己见,畅所欲言。但他们毕竟是中班的孩子在将到吃雪碧、冰激凌、棒冰他们异常的兴奋仿佛在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而欢呼雀跃。为此我考虑近期在组织一次活动教育幼儿吃冷饮要适当。

幼儿玩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去河边、在河边玩耍很危险。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落水图片、救人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解放军叔叔抢救落水儿童的故事。(边讲边出示图片)

二、进行观察,请幼儿自由地讨论儿童落水的原因,懂得去河边或河里玩耍是很危险的。

三、游泳时该注意什么?

1、提问:

(1)为什么会落水的?

(2)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落水?

在河边玩耍打闹易落水。

在小船上摇晃易落水。

翻越桥的栏杆易落水。

在结冰的河上走易落水。

到较深的'河里游泳也易溺水等。

(3)落水后怎么办?

2、讨论

(1)、我们应该去哪游泳比较好。

小结:现在河里的水不干净了,都被污染了,我们不应该去。我们应该到干净的游泳池去游泳。

(2)、讨论我们去游泳应该和谁一起去。

小结:我们小朋友应该和大人一起去游泳。还要带救生圈去。

(3)、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游泳的方法对不对。

小朋友不能在游泳池边打架嬉戏,容易落到水里,有危险。

小朋友独自在游泳,要父母陪在身边。

小朋友戴着游泳圈,与爸爸一起学游泳。

3、游泳小常识

(1)进游泳池前要把身体洗干净。

(2)刚刚吃饱饭,也不能马上去游泳。

(3)爸爸妈妈喝了酒也不能去游泳。

(4)下游泳池时,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带上救生圈,与父母一起下水。

(5)请父母找水比较浅的地方游泳,如果有什么危险了马上呼救,身体有不舒服了马上与父母到岸上去休息。

幼儿玩水教案篇4

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

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幼儿玩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水是流动的)。

2、通过现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述(丰富词汇舀、倒、洒、流等等)。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玩水的工具(漏斗、小渔网、小水桶)

2、漏斗、小渔网、小水桶的图片各两张,记录单,笑脸、哭脸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工具,猜想记录

教师出示幼儿收集的玩水工具,让幼儿观察。

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工具吗?”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猜想。

教师准备相应的盛水工具图片,把能盛水的`、不能盛水的分别用笑脸和哭脸统计粘贴在记录单上。

二、集中活动

游戏《玩水乐》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水是流动的)

自由探索游戏,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

教师:

1、“请小朋友带上你们准备的玩水工具,一起玩水”。

2、“小朋友们,你们玩水的时候看一看,到底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情况,认真观察幼儿玩水,引导幼儿观察水流动的现象,感知水是流动的。

三、集体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述(丰富词汇舀、倒、洒、流等等)

在玩水游戏后,教师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经验分享。

教师说:“小朋友用了漏斗、小渔网、小水桶进行玩水了,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为什么漏斗、小渔网不能盛水呢?”

四、整理记录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

教师说:“现在我们重新摆放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确答案。

五、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

教师说:“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什么工具能盛水,什么工具不能盛水吗?你们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寻找,收集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幼儿玩水教案篇6

目标:

1、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准备:洗澡盆一个,各种沉、浮的玩具若干,有孔和没有孔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瓶子。场地设置(户外)

过程:

一、回忆水的特性,引发幼儿对玩水的兴趣

(1)观察场地上的容器里装的是什么?

(2)谁来告诉老师水是什么样的?

二、进行各种玩水的游戏,体验玩水的乐趣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水呀是一个宝,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水在生活中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用途,还很好玩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游戏,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把自己在玩水的发现告诉老师好吗?

1、老师介绍几组游戏的名称:

(1)玩袋子:在袋子里装上水看看会怎么样?

(2)运水:自己选择舀水的器具,把浴缸里的水运到远处的塑料桶里。

(3)沉浮:把箩筐里的玩具放到水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玩水,老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3、集中幼儿,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发现,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小结孩子的发现。

三、畅所欲言,探索更多玩水的方法

1、除了今天我们玩过的游戏,你觉得水还可以怎么玩呢?

2、你回家玩一玩,然后把你的玩法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吗?

四、舞蹈《洗澡歌》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幼儿玩水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喜欢玩水,在玩的过程中感知水会流动、水能溶解糖和盐等特点。

2.乐意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现象。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水会流动的特性。

2.难点:用语言表达看到的现象。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

四、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必须以幼儿的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此外,小班幼儿对事物的了解过程要比中大班幼儿长,一次活动不宜安排较多的内容,如水的流动性和水能溶解的东西幼儿往往不能同时都掌握。小班的活动更适宜于在横向上多展开,纵向发展则不能太快。

五、活动进程

操作感知一发现讲述一实验思考

1.操作感知(个别活动)

玩水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1)为幼儿提供塑料筐、瓶子、叉……让幼儿玩水、体会水的流动性。

(2)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东西。

为幼儿提供瓶子和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糖和盐被水溶解的现象。

2.发现讲述(小组活动)

(1)让幼儿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然后说说灌水的结果,讨论筐里为什么盛不住水。

(2)让幼儿用调羹、叉子舀水。然后谈谈发现了什么现象。讨论叉子为什么不能舀水。

(3)让幼儿把糖、盐、沙子、石子分别装人四个瓶子里然后猜猜,如果往瓶子里灌水会发生什么。

(4)让幼儿往每个瓶子里灌水,并用小棒搅拌,然后观察瓶内的变化,讨论四个瓶子里的东西是不是都不见了。哪些东西仍在瓶子中,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

(5)讨论水的用途和如何节约用水。

建议:发现讲述的内容可分二至三次进行。

3.实验思考

让幼儿回家做冰,并把冰带到幼儿园来。然后相互交流制冰的方法以及把冰带到幼儿园来的过程中冰的变化。

幼儿玩水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塑料袋、铁丝。

3、透明的瓶子、颜料、图画纸等。

4、各种会沉和浮的玩具如:纸船、塑料杯、石头、铁罐等活动过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装满水的盆,让幼儿说一说水有什么用?

2、请幼儿讨论该怎样节约用水3、教师总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儿分组游戏探索第一组:玩水袋: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性。

第二组:会变颜色的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第三组:沉浮:引导幼儿讨论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

2、师小结: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还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戏。

三、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感受。

评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自主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叙述自己对水的体验和享受玩水的乐趣。

从身边小事启发幼儿,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重要性,让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启发,使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主动探索科学现象,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