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工具,结合科技的教案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现代教学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85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闹钟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闹钟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发现歌词重复的规律,并学唱歌曲。
2.感受数量递减的规律,理解其含义,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与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与协作。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地面上用线画两根“圆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号码牌2套。(数字为1-3)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集体复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1.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这首歌,边唱边整齐地做动作。
2.师:这一次,我们把歌词“头发”藏起来不唱,用拍手来代替。
(二)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新歌,唱的是什么小动物呢?请你们听一听、猜一猜!(教师弹奏旋律,只唱歌词中“啊呜啊呜啊呜”和“呱呱呱”)
师:你们猜是哪种小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听我来唱一唱!(教师边范唱歌曲,并演示磁性教具)
(三)幼儿感受歌曲内容,并初步学唱。
1.师:小青蛙去游戏,开始的时候,共有几只青蛙坐在池塘边的圆木上?(教师出示3只青蛙,放在磁板上)3只青蛙已经准备好了要去捉虫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带幼儿学唱全曲)
(四)教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进行表演唱。
1.师:我要请3个小朋友扮演青蛙,蹬在“圆木”上游戏,谁愿意来试试?(教师给请到的“小青蛙”每人挂一个号码牌)
2.师:你们看,3只青蛙跳水的顺序已经排好了,谁是第一个?谁是第二个?……现在请按号码牌顺序蹬在“圆木”上。大家来看看,他们蹬的顺序对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进池塘”时,“小青蛙”就按着顺序跳水,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3.师:你们看,池塘边有两根“圆木”呢!这次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小青蛙来游戏了!
4.教师先请3个幼儿,等他们自主排序之后,再开始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根据幼儿掌握序数概念的情况不断增加游戏难度。在以后的音乐游戏中,有意识地要求幼儿控制排序的时间,总结出更多的合作经验。
闹钟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想象各种小闹钟的声音,能为自己创编的音乐做好看的动作。
2.积极主动的参与表演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练声做律动《c大调音阶》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编各种小闹钟的声音。
难点:在自编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小小的东西真可爱,肚里声声滴答响,提醒我们早起床。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二.感受旋律,学唱歌曲
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关于小闹钟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老师的歌唱完了,你们在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用唱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记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的铃”在歌曲的第一句中出现了几次?
4.现在老师大声的唱一遍,如果小朋友们愿意,你们可以小声的跟唱。
5.这次老师想让小朋友们大声的唱一遍,老师小声的跟着你们唱。
6.小朋友们唱得可真棒,那么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唱。(教师观察幼儿)
7.总结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用唱的方式总结)
三.创编歌曲,激发情感
1.除了歌曲中的铃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的闹铃声,那么你会用你说的铃声来编歌曲吗?(当场创编,教师跟着创编)
2.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铃声呢,你来唱一遍给小朋友们听。
3.请幼儿自由的讨论,看看你们还会唱出什么样的铃声。(幼儿讨论教师观察)
注:当幼儿思想有点局限时,教师会提醒引导。(如:教师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铃声)
四、创编动作:
1.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那么你会为你创作的歌曲来编一个美丽的动作吗?老师在给你们一点时间,让你们自由地去讨论。(教师在一边观察幼儿)
2.请个别幼儿起来唱。(一个能力强一点的幼儿,及弱一点的幼儿)
3.教师评价幼儿的优点,其次改善幼儿不足的地方。
五.总结
生活中的铃声很多,请小朋友们自己寻找一下。听铃声响了。它在提醒我们去户外活动呢?
闹钟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多种形式,唱出小闹钟铃声的节奏和音色的变化。
2.想像各种小闹钟的形象,用动作表现我是一个小闹钟的有趣情景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多种形式,唱出小闹钟铃声的节奏和音色的变化。2.想像各种小闹钟的形象,用动作表现“我是一个小闹钟”的有趣情景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有小闹钟的基本知识
物质准备:幼儿自制小猫、小鸡、青蛙的小闹钟头饰(放于两边准备好的桌子上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
教师带领孩子随着音乐的旋律以做律动的方式入场。(注意将由弱到强的音色,用动作表现出来)
(二)练声(引导孩子掌握这首歌的基本唱法)
1.感知闹钟的铃声
(1)教师悄悄地按响事先准备好的闹钟铃声。
提问“咦,这是什么声音啊?”
“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注意要提示孩子是由弱到强的响。)(2)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响铃的时候,要由弱到强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只有让铃声由轻轻的慢慢慢慢的变响,这样才能让我舒舒服服的醒来,而不会被突然的响声给吓到。”
2.模唱闹钟的铃声
(1)教师边弹琴边带着孩子学唱,重点训练孩子能用自然声由轻到响的进行练声,并引导孩子注意在唱歌时的坐姿。
(2)师:“你们家的闹钟会发出怎样好听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吧。注意咯,在唱歌前,我们先要坐正身体,屁股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处,挺胸、抬头,这样我们的声音才会更好听。”
(三)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感受歌曲的完整性
师:“付老师家也有一个闹钟,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样唱歌的吧!”“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叮铃叮铃咚)
2.教师完整播放音乐一遍。
3.师:“你们都听清歌曲里唱什么吗?”引导孩子熟悉歌词并带孩子拍打身体的各部位,拍出完整念出歌词。
4.学唱。
教师可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来学唱歌曲,如:集体学唱、男女分唱等形式。
(四)创编歌曲
1.展示头饰,创编歌词
师:“今天付老师啊,知道要跟你们做游戏,特别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动物闹钟头饰,快看看是什么动物吧!”
引导孩子集体熟悉动物们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
2.游戏:问答歌
注意孩子的回答,并引出问答歌环节;孩子用各种动物的声音、动作来表示铃声,老师带领孩子将整首歌曲唱完。
3.集体表演
教师播放伴奏带让孩子们集体歌表演,将活动推至高潮。
(五)结束部分
“叮铃叮铃咚”小闹钟又响了,它提醒我们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们去运动吧!
闹钟的教案篇4
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小闹钟已再熟悉不过,我以一首《我会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就变出了一件小礼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变出来,后来一想,要想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于行动中,因此,我就让幼儿上来用手触摸下,由于人都有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叫了2位幼儿上来,最后,我揭开纱布,原来是一只小闹钟,顿时,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我估计跟我创编的动作也有极大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唱,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最后,在他们熟悉歌词的同时,我变出了一个青蛙钟与小羊钟的头饰,此时,他们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这首歌掌握的'也不错。
在此同时,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好好改进:
1、在变出小闹钟的时候,我把小闹钟的声音开起来了,让幼儿听听原来它 还可以“唱歌”,提问:“小闹钟用来干什么?”就这个问题,提问的幼儿可以再多几个,给幼儿更大的空间去回答。
2、为了让幼儿更方便的记住歌词,我采取每句加不同的动作,但后来他们一下学会了,我也没加动作,不过,我看到不少幼儿都对我做的动作感兴趣,但我也没特别提醒,其实,可以让幼儿更加投入于歌曲与我创编的动作中,效果会更佳。
3、自己这堂课上下来,有一大缺陷,就是自我感觉教案的形式单一了点,可以在唱歌时,加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学习这首歌曲。
4、为考虑给更多幼儿表现的机会,我反思了下,最后头饰应该再可以多做几个,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更大的舞台。
闹钟的教案篇5
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
2、辨认整点与半点,了解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运转的关系。
准备:
1、教具:时钟(实物)
2、学具:幼儿收集的各种计时器若干,笔,幼儿用书第三十页(画钟面)的操作材料。
过程:
一、 参观计时器。
1、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平时我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2、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参观各自带来的计时器,并互相介绍,了解各种不同计时器显示的时间的方式。
3、教师:计时器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 认识时钟。
1、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数字排列的位置以及三根指针的长短。
2、教师操作,帮助幼儿了解三根针走动的快慢以及它们代表的不同时间。
幼儿制作钟面。
3、采用教师拨钟幼儿辨认、教师报时间幼儿拨针的形式,巩固对整点与半点的认识。
三、 幼儿操作活动。
利用幼儿用书第三十页《画钟面》的操作材料,按提示要求指导幼儿完成此页的练习。
课后反思:
(一)2幼儿对钟的生活经验掌握较好,所以幼儿对钟面及三根指针能够很快的掌握,但对三根指针转动的时间掌握一般,大部分幼儿对整点与半点掌握的较好,还需加强练习。
(二)1班:幼儿对三根指针认识和转动的时间掌握的较好,对整点和半点掌握的一般,常规有所进步
闹钟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出小闹钟铃声的节奏和音色变化。
2.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形象,想象各种小闹钟,用动作表现小闹钟的有趣情景。
活动反思:
我把两条目标的位置调换了一下,我在本活动中是以唱为主的,我加了两组对唱,幼儿的兴趣很高,他们还自己提出要两组比赛。我在唱的部分花的时间较多,表演时幼儿的动作也没有什么新意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实物:小闹钟一只
一、出示小闹钟,了解钟的叫声。
1.师:(出示闹钟)这是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出示汉字:的铃、的铃、的铃、的铃、的铃、的铃、咚)共叫了几下?(6下)集体练习。它为什么要叫?(告诉时间)
2.师:小闹钟除了会叫,还会唱歌呢,听一听小闹钟唱了些什么?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好听吗?喜欢这首歌曲吗?
2.欣赏第二、三遍,让幼儿边听边随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之后问: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尽量用歌曲中的原话来回答)
3.幼儿跟随音乐演唱。重点:在唱的铃、的'铃时,吐字快而清楚,声音由轻而响。(集体练习,边唱边用简单形象的动作表演)
2.学习分两组对唱。(1组唱第一、第三句;2组唱第二、第四句前半句;第四句的后半句即结尾——的铃、的铃、咚两组一起唱。)
三、想象各种小闹钟有趣的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表演。
1.小闹钟除了会叫,还有什么本领?(会走路)那小闹钟是怎样走路的?
2. 让幼儿想象小闹钟有趣的动作。然后扮演小闹钟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各种动作。
3.师:你还见过什么钟?(小猫钟、花钟、房子钟等)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