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5-09-23 作者:Lonesome

优秀的标题和摘要可以确保调研报告的信息能够被广泛传播和利用,对于调研报告,大家必须要根据任务的需求,拟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85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5篇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篇1

前言:俗话说的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爱我的家乡,并且爱的深沉,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便是我的家乡——建瓯。

说起建瓯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它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区,位于武夷山,鹫峰两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区,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最让我自豪的地方在于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建瓯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相当深厚,曾经出过众多的请史留名的人才,比如有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宋代理学家朱熹等。

主体:建瓯的文化风俗不胜枚举,在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我最感兴趣的是建瓯的挑幡艺术。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瓯特有的挑幡艺术。挑幡艺术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建瓯民间流行。相传在明代末期,民族英雄郑成功招募抗清复明大军,横渡海峡收复台湾。当时建瓯城效大洲村的青年壮年,大都纷纷应征入伍。在收复台湾之后,壮年在正月初返回了家乡,全村男女老幼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时,将士们将带回的军旗放置于长杆之上,尽情挥舞,藉此纪念壮烈牺牲的弟兄们。长此以往,每逢正月初,大洲百姓都要按照惯例将旗杆来装点一番,舞动一番,以表示庆祝与纪念之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变逐渐谈化成了当今建瓯特有的挑幡风俗。

说到挑幡的制作过程,就不得不提建瓯“竹子之乡”的美称,这边的竹子那是相当的多,而挑幡所用的幡,就是选用一根大约10米长的笔直毛竹,削去枝叶,晾干后把竹子的外壳涂上朱红油,画上各种吉祥的图案,竿顶悬挂着彩灯,再装饰上各种各样的小铜铃,竹身还会悬挂一幅绣有歌功颂德的词句,这种制作工艺师我们建瓯独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再说道挑幡表演,那才真的算上无与伦比。如果用一言以概之,那就是技艺精湛,叹为观止。从小到大,我看过的挑幡表演不在少数,但每次看到都能把我深深震撼,艺术表演者个个都身强力壮,表演时,有的是头顶长竿,有的是肩挑腿踢,有的是鼻托牙咬,形式多样。这种表演一般是团体表演,那和谐统一的姿势,使得竿旋旗飘,幡幅呼啸,使得观看表演者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挑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而是属于建瓯特有的文化习俗的碰撞与承接,每每看到这个表演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总结:挑幡表演艺术不仅仅代表着一项文艺演出,更表现出我们建瓯人不屈不挠,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华罗庚曾近说过: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我想,以后无论漂泊到何处,建瓯都是我魂牵梦萦之地,我爱我的家乡——建瓯。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篇2

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改进意见

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篇3

我的家乡在威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三面环海,海产品丰富,环境优美。我居住的村庄叫蒲湾村,一个只要走上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村子。村里最有名的建筑非海草房莫属。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住上了楼房,但还是保留了几个古老富有特色的海草房。

由于靠近海边,所以用于建造海草房的原料海带草特别丰富。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实跟建造瓦房安装瓦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是用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海草房苫房是一门手艺,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因为只要屋子不漏水,墙是很难倒的,可以一直住下去。据说苫间海草房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搞好。然而现如今许多有手艺的建造海草房的人已经不在了,而能传承这种手艺的人也是极少数的。与现代式的房屋相比,海草房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智慧与手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少了钢筋水泥,这种原始的建筑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据我的调查,海草房从我们村子建设以来就有了,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历史悠远。由于新农村建设,许多大瓦房拔地而起,其他村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草房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渐渐淘汰了古老的海草房,而只有我们村子还保留了几个海草房,现在居住其中的大多数是些老人,年轻人更倾向于平房。海草房有许多优点,古朴典雅,冬暖夏凉,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建筑。从老人们口中,我感受到了她们对海草房独有的感情,而那些年轻人却仅限于知道其存在,对其历史了解甚少。

曾有名人对海草房情有独钟,吴冠中这样描述海草房: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吴冠中优美的言辞形象生动的描述出了海草房的外观,令人充满无限向往。海草房不华丽,不高贵,但如果你是亲眼见到他的真面容,一定会被其古朴的外表所打动,他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勤劳与朴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海草房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海草房,并想尝试一下住在海草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过近年来,海草房的情况却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近海养殖,使海草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打捞不上来足够的海草去搭建一个海草房,人们也越来越不乐意花费精力去搭建,所以海草房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

关于海草房的保护也是一个引人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子零星分布着几个海草房,多数年久失修,大队也不会特别重修或加固。我认为海草房是几代人记忆中的独特建筑,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可是适当向村民宣传保护仅有的海草房,大队也应该从经费种拿出一部分用于海草房的修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护海草房的重任,让其不至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篇4

我家乡苍山县如今是国内有名的金针菇之乡,在大蒜之乡之后金针菇的种植也逐渐成了规模,现在,家乡里金针菇基地就有十几个,种植面积也已经占总面积二成以上。而我家也是金针菇种植户,家里有大棚五个,可种植八万斤金针菇。我趁寒假里有时间,决定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到第一线去详细了解金针菇的生产及其他情况。下面先介绍一下金针菇的种植价值:

首先,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较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尤其丰富,也含有丰富的锌,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它还含有一种朴菇素,可增强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常食金针菇还可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胆固醇。菌类食品本来就有纯绿色标识,在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营养饮食的今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金针菇,同时网络、养生节目也推荐金针菇。

目前,不只是我国,全世界的需求量激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工的金针菇有很大比例销往国外,外销加内供,市场十分紧俏,各地方供不应求,金针菇前景十分广阔。我还了解到有关金针菇的市场信息:金针菇是一种稳赚不赔的行业,目前金针菇的平均价格在每斤2.3元左右,每亩一次投入原料3万斤,每年可采摘三到四次,第一茬的产量在2.4万斤左右,仅第一茬就会产生净利润1万余元,以后的产量折算成利润保守计算也有3万元,经济利益很高,其养殖周期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半年多的时间,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

由于种种优点,金针菇的种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可以想见家乡的金针菇基地还会继续扩增,事业会依然红火。我先从事的劳动就是整理大棚,这是个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搭建,铺地,消毒等等环节。然后就是装包了,所谓装包呢,就是将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这是最忙碌的最耗力的工作,因为常常一次需要将8000多斤的料装在每一个小包里,通常我们都会请乡亲们来帮忙,然后付给他们工钱,也正是因为劳动的繁杂忙碌,经常是几户人家合伙经营,共同完成装包这项程序。装包结束后,就要对这一个个小包进行消毒,需要将它们垒成一个大长方体,然后用大型的锅炉进行高温灭菌。一锅料大约需要烧48个小时,耗费1500斤木炭。之后就是至关重要的接种环节。就是将菌种接在已经消过毒的小包里,这环节对无菌要求很严格,它是在专门的接菌箱内完成的,箱内需要进行消毒,一般是通过烟雾消毒。整个暑假我所重复的工作就是这繁琐的环节。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用统计与分析的理论对种植金针菇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估算,下面是结合家乡苍山县的养殖和实际情况,以一亩的棚为例进行的全面分析:

1、栽培时间。金针菇为低温型真菌,,最适宜的温度为8到10摄氏度,为当年8月份~次年3月份;而平菇为高温型真菌,可根据品种特性,做好茬口安排,麦前养殖平菇,秋后养殖金针菇,可获得双赢双利。出菇时间为年前年后,农闲时段,外出打工的也已陆续回家,不占用其他劳动时间。建棚成本仅在第一年的时候产生,以后会大幅度减少,这样算来,每年的净利润均在2万元以上,金针菇养殖过程简单易学,占用劳动力少,时间跨度短。让我对这个产业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也让我更有耐心去继续体验这个劳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我发现养殖金针菇没有赔钱的,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产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产量与质量跟个人得管理水平有关。我开始为家乡的特色产业感到无比的自豪,并愿意将我的体验进行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到当地的金针菇加工基地去实习一个星期,在那里我了解到金针菇的几种加工方式:

1、初加工

2.盐渍(1)预煮把5%~10%食盐水置于铝锅内煮沸,倒入金针菇,煮沸5~7分钟,捞出沥去水分。

3.制罐头把优质的金针菇放在开水中烫几分钟捞起,进行脱色,然后放在生理盐水中,制罐,高压灭菌消毒,即制成罐头。其工艺为:采收挑选杀青冷却分装加液排气压盖杀菌(123~130℃,30分钟~90分钟)冷却保温(38℃)检验成品。

4.塑膜真空包装

5.干制在这个寒假里,我帮助家里装包、接种,然后又去了当地的金针菇加工基地了解了金针菇加工的几种方法,感觉学习到不少知识,在农业技巧与常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为了家乡的金针菇产业和父老乡亲们的勤劳与智慧感到自豪。

在家乡讲家乡调研报告篇5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巩固提升高速公路路况与整体品质,我局于xx年第4季度对全省高速公路路况进行了全面检测,并于12月24日至27日分三组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全省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围绕“建设大路网,深化五型路”的战略目标,严格执行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创新理念,路况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路容路貌良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养护投入,保持整体路况稳定

xx年,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养护计划投入总额23.4亿元,实际完成23.6亿元,较20xx年增加8.8%,平均每公里养护资金达63.7万元。绝大多数经营单位全面完成年度养护计划,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工作规范到位,路面大中修和专项工程基本完成。路况检测数据显示,全省高速公路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平均为93.9,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平均为93.4,分别比上一年提高0.8和0.9,路况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其中,通车时间较长的高速公路沪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北接线、甬台温宁波二期、上三高速在大交通流量下路况pqi值仍达到94分以上,保持较好水平;杭州绕城、甬台温台州一期、甬台温温州段、温州大桥、甬金宁波段路况pqi值分别提升3.12、2.19、1.63、1.51、1.16,路况提升明显。

(二)深入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活动,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认真开展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年活动,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大中修和专项工程品质,强化日常管理,注重预防性养护和小修保养;不断推进公路“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深入开展公路安全生产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认真贯彻落实“三防”应急预案,未雨绸缪,做到人员、物资、队伍三落实,切实做好除雪除冰预防工作。

(三)大力实施路边“三化”,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各单位加大路面保洁力度,对中分带、边坡、边沟的垃圾杂草及桥下堆积物进行全面清理,对护栏等安全设施进行油漆和清洗;大力开展了公路边绿化工作,按计划实施绿化种植,及时进行绿化修剪和补种,截至20xx年12月底,全省高速公路已种植乔木278.9万棵,草灌497.1万平米,整体进度143.5%。通过大力开展洁化、绿化、美化工作,路域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路容路貌得到显著提升。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公路管养水平显著提升

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管养水平。金丽温高速采用雷诺锋预防性养护技术和抗冲击旋转式护栏技术,申苏浙皖高速研究应用抗冰冻沥青路面材料,省交通集团公司旗下公司普遍推广应用边坡检测与边坡巡更技术,杭州湾跨海大桥构建了四套大型桥梁管理系统并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桥塔进行全方位检查,橡胶沥青、novachip超薄磨耗层、超薄sma罩面、隧道led照明和节能控制系统等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五)不断探索完善行业监管机制,管理工作有效到位

各市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所辖区域的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台州、舟山11个地市公路管理机构认真贯彻省厅、省局要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养护监督检查,特别是每个季度的检查均有通报、有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行业管理机构与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中,绍兴市公路局工作总结全面,针对性强,积极完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工作交流机制,定期组织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进行交流和座谈,及时到新开通的嘉绍大桥和南接线进行业务指导。

二、存在问题与整改要求

(一)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路面破损、车辙、平整度欠佳、修补不规范、桥头跳车、绿化死株、护栏扶手锈蚀、排水设施维护不到位、日常保洁工作欠缺等问题,请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结合我局各检查小组的现场反馈和路况检测数据进一步梳理自查。

(二)部分路段路况水平较差,要求进行针对性地整改:

1、甬台温高速宁波一期路况长期处于较差水平,因各种原因路面大中修一直未落实,经营公司目前已完成大中修设计方案,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在20xx年落实大中修养护计划。

2、甬台温湖雾岭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pqi值仅为81.0,路况水平较差,路面整体翻新维护因设计方案调整等原因推迟到20xx年实施,要求经营公司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落实路面修复工程。

3、杭千高速虽然建设基础较好,且交通量不是很大,但由于多年来养护投入不足,养护欠账较多,导致路况质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路况pqi值排名较差,要求杭千公司加大养护投入,切实改善路况水平。

4、杭宁高速平整度较差,坑洞修补不规范,行驶舒适性较差,我局时常接到相关投诉,要求杭宁公司加大养护投入,规范养护作业。

5、乍嘉苏高速路况pqi值较上年下降1.3,下降幅度较大,路面平整度较差,部分路段存在严重车辙,要求乍嘉苏公司加大养护投入,切实改善路况水平。

6、杭州绕城通过路面大中修,路况pqi值较上年提高3.12,提高幅度较大,但仍存在较多桥头跳车、路面破损等病害,要求经营公司进一步加大养护投入。

7、诸永高速避险车道疏于维护,制动床杂草丛生,填料长久未翻松整平,要求经营公司做好避险车道的维护工作,定期翻松填料,保证不板结,确保避险车道发挥正常功能。

(三)请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认真抓好自查、整改工作,加大养护投入力度,加强日常保洁、小修保养和预防性养护,切实提高公路路况水平。

各市交通运输局(委)、公路局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三、检查结果

结合平时检查、路况检测和本次现场检查,我局对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评分,评分结果详见附件。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确保高速公路的养护投入。

按照《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若干规定》要求,狠抓重点路段大中修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养护计划有效落实,促进路况稳定提升。

(二)推进专项改造工程。

吸取“十一五”高速公路国检主要失分点为隧道、桥梁水泥砼路面破损的教训,加大力度开展隧道、桥梁老旧水泥路面专项治理工作;针对桥头跳车问题仍较为突出的现状,要求各经营单位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控制和解决桥头跳车问题;针对部分路段存在较为严重的车辙情况,要求相关经营单位开展车辙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车辆冲过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事故的发生,要求各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改造工作,将不具备防撞功能的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改造成具备一定防撞功能的活动护栏。

(三)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继续完善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的养护管理长效机制,鼓励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深化预防性养护,加强日常小修保养,优化大中修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巩固“浙江省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年”活动成果,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在“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基础上,继续加强公路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做好施工路段的安全交通组织,落实“三防”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春运运输保障和冬季除雪除冰预防工作,确保全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五)继续开展公路边“三化”工作。

加强日常保洁,抓住春季有利时节加快推进公路绿化,特别要注意绿化规模效应,提升公路通行环境,全面完成高速公路绿化任务。

xx年是“十二五”国检年,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要结合迎国检的要求落实好今年养护工作,精心编制养护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养护管理。各市交通运输局(委)、公路局要继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全省高速公路路况质量和路容路貌更上新台阶。